【為了民族復興·英雄烈士譜】曹淵:“模范的革命軍人”

新華社 04-25 10:26 責編:馬亮亮 我要分享

  據新華社合肥4月24日電 安徽省壽縣小甸鎮(zhèn)東一處園林式建筑非常醒目,園內高聳的“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”是小鎮(zhèn)的標志性建筑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、師生、黨員干部前往瞻仰、參觀和學習。革命烈士曹淵的紀念墓也在其中。

  曹淵,原名俊寬,字溥泉。1920年,曹淵考入安徽蕪湖工讀學校,被推選為校學生代表,參加安徽蕪湖學聯(lián)并成為領導成員之一。1921年秋,考入安徽蕪湖公立職業(yè)學校,被選為校學生會主席。

  1924年,曹淵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,入學后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同年11月,以優(yōu)異成績畢業(yè),被派到黃埔軍校教導團學兵連任黨代表。1925年2月初,曹淵率領學生連參加討伐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,其“神勇”表現(xiàn)受到黨代表廖仲愷的贊揚。

  1926年5月,曹淵被派遣到葉挺獨立團任第一營營長。6月2日,葉挺獨立團被敵軍圍困,曹淵率一營支援,當夜趕到黃茅鋪投入戰(zhàn)斗。次日凌晨全團全線反擊,擊敗敵軍6個團,又乘勝追擊占領攸縣,取得北伐戰(zhàn)爭中第一次大捷。進軍龍山鋪途中,一營被敵援兵兩個團包圍,曹淵集中全營火力,在當地農民協(xié)會的支援下,擊潰敵軍并占領醴陵城,又連下瀏陽、株洲。

  9月1日,各路北伐大軍云集武昌城下,曹淵率一營為突擊前鋒,全營大部分官兵臨戰(zhàn)前均留下家書,表示誓與敵人決一死戰(zhàn)的決心。9月5日凌晨,曹淵率一營冒著城頭彈火豎起云梯,登城與敵軍肉搏,大部分官兵壯烈犧牲,僅剩10余人。在這場戰(zhàn)斗中,曹淵頭部中彈犧牲,年僅24歲。

  曹淵等烈士的犧牲精神激勵著獨立團廣大指戰(zhàn)員。10月10日,武昌城終被占領。戰(zhàn)后,獨立團黨支部決定在洪山建墓,將攻城以來各次戰(zhàn)斗中犧牲的官兵與曹淵合葬。葉挺贊揚曹淵“模范的革命軍人,且是我最好的同志”。

  新中國成立后,曹淵被追認為革命烈士。在其家鄉(xiāng)安徽壽縣小甸鎮(zhèn),還設有壽縣革命烈士陵園,曹淵的照片及光輝事跡陳列于陵園烈士事跡陳列室。

  安徽壽縣小甸鎮(zhèn)宣傳委員曹玉飛是曹淵烈士的第四代親屬,談到先人的英勇往事,曹玉飛仍然很感慨,“最敬佩他能堅定自己理想信念的精神,這些始終激勵著我們成長和投身黨的事業(yè)?!?/p>

收藏
分享

精彩評論

手機快速登錄
密碼登錄
手機快速注冊